回顾2024 ——中山大学TOMID团队年度大盘点

发布人:宋剑

岁末之际,温故知新。站在年轮交替的时光轴上,骨科材料与植介入器械转化研究团队与您一同重温2024,细数时间铭刻的纹路,梳理记忆沉淀的美好!

1

  • TOMID2024年第一期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在东莞举行,团队师生共60余人参会。张超老师总结了团队2023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作了题为《漫谈科研之道》的主旨报告。清华大学语言中心杨芳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博士生英语的教学经验,向团队师生讲授如何写好英文论文。宋剑老师以学术不端案例为切入,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做好实验记录。林倩明老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了怎样通过绘图讲好科研故事。
  • 张超教授和吴钊英副教授课题组在Biomacromocules发表干细胞成骨分化和骨组织工程研究论文。硕士生李思静和博士生张世雄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TOMID团队张超教授、吴钊英副教授和附属第一医院张伟主治医师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作者还包括团队的硕士生董树澳,博士后赵蒙恩。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为论文第一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1760)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1105702)的资助。

3

  • 刘杨副研究员与昆明理工大学吴枫副教授在期刊Nanoscale Advances上合作发表的论文“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Polypyrrole Nanofibers: A Review”被英国皇家化学会的编辑手选进入Nanoscale Advances 2023年中国精彩论文集。
  • 宋剑副教授和张超教授课题组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发表人工韧带研究论文。中山大学博士生李昇霖和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王书晗高级工程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宋剑副教授、中山大学张超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曾博士为论文通讯作者,论文作者还包括中山大学王佳力副教授、研究生邵佳升、本科生陈霖鑫和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刘文亮副院长。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为论文第一单位。本研究得到了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RCBS202107060924100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3qnpy104)、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3A1515010469)、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01011477)和光合基金202302024219)的资助。
  • 王佳力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激活CGRP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促进肌腱-骨愈合研究论文。在这项研究中,为了实现局部药物滞留,作者提出了将腺病毒介导的shCalcrladv-shCalcrl)或Calcrladv-Calcrl)载荷的羟基烷基微粒(HMPs)注入接受ACL重建的小鼠的骨隧道的假设。因此,作者提出了一个假设:与对照组和adv-shCalcrl组相比,adv-Calcrl治疗的小鼠的骨隧道处的移植物骨整合将通过调节成骨生成血管生成和成骨生成内新生耦合效应而得到显著提升,通过上调成骨细胞源SHHSLIT3水平。为了检验这个假设,作者尝试(i)进一步揭示CGRP信号通路在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并且(ii)验证CGRP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激活是否通过调节TBI处的血管生成和内新生来影响肌腱移植物愈合。
  • 王佳力课题组在Acta Biomaterialia发表骨科器械生物学评估和临床前应用转化领域研究论文。博士生罗颖和东莞宜安科技有限公司刘芳菲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王佳力副教授为论文独立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381)、广东省重点领域研究与发展计划(No. 2020B090924004)、东莞市创新科研团队计划(No. 2020607134012)、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No. JCYJ20220530145601004)的资助。

5

  • 研究生邵佳升(导师:宋剑)获评优秀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本科生李卓轩(导师:宋剑)获评勤工助学先进个人
  • 贾昭君课题组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生物医用光活性抗菌剂的设计与纳米工程化综述论文。2022级硕士研究生辛慧龙、2023级硕士研究生刘媛媛分别为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0501252201303)、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JCYJ20220530145603007JCYJ20220531091801003)、中国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A1515012951)和IER基金(IERF202102)等项目支持。
  • 博士生张世雄(导师:张超),硕士生李栎宸(导师:张超)、汤璐瑶(导师:宋剑)、豆红媛(导师:肖林)、陈安孛(导师:张超)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7

  •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在海南三亚落下帷幕,TOMID团队共派出7支队伍参赛,最终获二等奖2项(指导教师:肖林、贾昭君)、三等奖3项(指导教师:张超、王佳力、宋剑)。
  • 博士后张世雄、蒲建和杨海龙加入TOMID

8

  • TOMID团队教师主讲的《生物材料基础实验》成功入围2024年中山大学一流本科课程,被认定为线下一流课程。课程团队成员包括张超教授、肖林副教授、贾昭君副教授、林倩明助理教授。
  • 宋剑课题组联合深圳大学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在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发表人工韧带领域研究论文。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彭业萍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学宋剑副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论文作者还包括深圳大学和中山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刘贵洋、中山大学博士生李昇霖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曾博士。本研究得到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提升项目(2024A1515030208)、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3A15151105652024A1515012406)和深圳市国际合作研究项目(GJHZ20220913143005009)等项目的资助。
  • 王佳力副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9

  • 张超教授率队参加东莞松山湖周二有约” 产学研对接会,在松山湖科技创新局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访了杜氏诚发和博迈医疗等企业。TOMID李睿副教授、宋剑副教授和贾昭君副教授一同参加活动。
  • 研究生邵佳升(导师:宋剑)获评中山大学优秀助教
  • 张超教授课题组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模拟细胞外基质粘弹性的水凝胶应用于再生医学综述论文。硕士研究生李栎宸和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王书晗高级工程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张伟主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廖立琼教授、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超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1760 81974322)、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20220610115)等项目支持。

11

  • 硕士生陈志澍(导师:张超),硕士生崔彬(导师:张超/贾昭君)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 宋剑副教授和蒲建博士获第十六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优秀论文奖。
  • 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学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Kam Leong教授应邀莅临TOMID团队指导工作。王佳力副教授、肖林副教授、宋剑副教授、陈柏竹副教授、林倩明助理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許建坤教授参加活动。

  • 王佳力副教授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贾昭君副教授和蒲建博士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12

  • 张超教授、肖林副教授等参与起草的《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于 2025  日起实施,将为聚乙烯醇栓塞微球产品的生产、检验和使用提供规范和指导。
  • 宋剑副教授获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 TOMID-SYSUSH第一期联合组会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举行。TOMID团队张超老师、宋剑老师、中山七院魏富鑫老师、凌泽民老师和双方团队博士后、研究生等参加活动。
  • 博士后崔希加入TOMID

 

供稿:宋剑(根据团队网站整理)

终审: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