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12日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山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师生欢欣鼓舞、倍感振奋。学院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张超教授:
中大百年发展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荣历程。细读总书记的贺信,我们不难品味出总书记对中大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根本遵循与努力方向,那就是赓续红色血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国家战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我院师生将以百年校庆为新起点,忠实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为建设一流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服务大湾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而努力,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服务教育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戴宗教授:
牢记总书记嘱托,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郝泉同志: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充分肯定了中山大学对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贡献,也深刻表达了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厚爱。中山大学,这所拥有悠久历史和红色基因传承的百年学府,正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成员继续秉承中山先生的遗志,铭记“立志做大事”的教诲,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浪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中大力量”。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教职工第一党支部书记 刘杰教授: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山大学百年校庆贺信的心得体会:中山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习总书记的贺信激励我们要传承这宝贵的精神财富,将红色基因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牢记我们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重要使命,为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服务大湾区产业升级、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奋斗不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职工第二党支部书记 蒋乐伦教授: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高校老师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职工第三党支部书记 周建华教授:
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倍感鼓舞,中山大学的百年灿烂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成员,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咐,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的研究将继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医疗器械产业需求,把原创性科研成果留着粤港澳湾区乃至祖国大地,真正为人民谋福祉。在新百年征程的道路上,把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向党和国家交出更加优秀的答卷。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职工第一党支部副书记宋剑副教授: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总书记的贺信既是对我们的肯定,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期许。作为一名基层高校教师,我们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初心引领方向,坚持“不忘初心”的进取情怀,以知行砥砺奋进,保持“诲人不倦”的专注品格,以实干践行担当,胸怀“国之大者”的时代使命,努力培养具备卓越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能够引领生物医学工程未来的创造性人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大力量。

张贺晔教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山大学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期待。正如习近平主席回信中所强调的,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中山大学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与教学创新上追求卓越,更要深刻挖掘和传承红色基因,确保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为党培养忠诚可靠、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作为中山大学的教师,我们应该勇于担当,将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化推进的强劲动力。我们不但要在科研攻关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也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大胆探索,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引领科技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工会主席 曹众教授:
中山大学迎来百年华诞之际,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深切感受到习总书记对中山大学的殷切期望与重托。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吴大林副教授: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山大学建校百年的回信,自己备受感动和鼓舞。回信既饱含对中大和中大人在过往百年的肯定,也为中大发展和历史担当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大人,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大人的新要求,秉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校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历史使命。

罗洁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发来回信,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中山大学全体师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我们在新百年的新征程中指明了方向。中山大学医工融合科创协会的全体成员,必将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为己任,打牢工程基础,紧密联系行业,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培养更多爱党、爱国的复合型高素质科技人才。

郭剑和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提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并为中山大学服务国家和社会指明了方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指示的精髓,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育工作和管理服务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以我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我们要引导学生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关心国家大事、了解社会需求,坚持“四个面向”,鼓励他们投身国家需要的领域和行业,服务健康中国、健康湾区发展战略,为社会福,为邦家光!

霍新明助理教授:
值此中大百年校庆之际,总书记的贺信让我心潮澎湃,备受鼓舞。这不仅是对中山大学百年发展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前行的殷切指引。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兼本科生班主任,我深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重大使命所肩负的责任。在新的征程上,我将致力于医工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强化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实践能力锻炼,无论是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还是在班级管理中塑造学生品格,都要以培养能为国家战略和大湾区发展服务的人才为目标;同时以身作则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懈奋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添砖加瓦,不负总书记的期望与重托。

2024级本科生 蔡璟霖:
习近平主席对中山大学的祝福仅仅是一篇贺词,却有足够的力量让全体中大教师、学子,乃至所有教育工作者去省察、展望。它提醒我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是新时代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途径。而我们能做的唯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这旧百年之末回首,在新百年之初翘盼,在这循环往复的过程之中收获亘久而生生不息的发展力量。

2024级本科生 彭珂:
作为2024级的学子在中山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之际成为中山大学的一员,我深感荣幸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加入这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学府,这不仅是一份难得的荣誉,更是一份续写百年华章的责任和使命。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不仅是对中山大学百年辉煌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我深刻理解到,中山大学不仅是一个学术殿堂,更是一个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让我认识到我们作为中大学子肩负着新时代重任。

2024级本科生 李正:
总书记的贺信是对中山大学百年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在这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传承中山大学的红色基因。回想起课堂是学习过的中山大学红色基因,它宛如一盏的永明灯,在岁月长河中燃烧不息,它穿越了革命的熊熊烈火,它穿越了抗战的枪林弹雨,穿越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它穿越了一代代伟大的中大人的群像,来到了百年后的中大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2024级本科生 周超越:
作为2024级的中大学子,正逢中山大学百年华诞,见证了我校恢弘盛大的庆典,我们应勇敢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中大接下来的100年里,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应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坚持”,坚定“四个自信”,认真学习红色故事,继承发扬中大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不断追求卓越;同时,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方法,更要坚持中国特色,形成具有中大特色的教育和科研体系。

2024级本科生 廖宇昊:
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中山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习近平总书记于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充分表明了对该校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期待。贺信中提到的一体推进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中山大学未来发展的多重任务。通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山大学将在推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024级本科生 姚凯馨:
作为青年学子,我深受鼓舞。我们应积极传承并弘扬孙中山精神。要时刻关注国家大事,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立志为祖国繁荣贡献力量。要秉持革命精神,不畏艰难险阻,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敢于突破自我,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积极进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卓越,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锤炼本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奉献青春力量,让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阮小君:
在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重要贺信,感受到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与殷殷期望,我们中大学子倍感鼓舞。总书记提到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学生,我深知我们这一学科在“健康中国”建设和医疗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百年中大历经风雨,弦歌不辍,孕育了无数人才。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立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勇担重任,不断创新,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健康事业相结合,为推动医疗科技进步、服务人民健康贡献智慧与力量,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雷昊:
中山大学的百年风雨历程,不仅是一个学校的成长史,更是中国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奋斗拼搏的缩影。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学府中,无数的才俊成材,学术成果丰硕,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专业人才,更要培养具备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世纪中大,山高水长,衷心祝愿母校生日快乐、再创辉煌!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陈敏杰:
习总书记的贺信不仅是对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的祝贺,更是对我们每一位中大学子的鼓舞和鞭策。在贺信中,习总书记强调了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性,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大学子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不仅要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更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积极投身于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服务社会,推动科技创新。习总书记的贺信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山大学的新起点也是我们个人成长的新起点。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努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生物医学材料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张能深: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祝贺。在我心里,世纪中大给予了我们青年学子崇高的报国志向和源源不断地追梦力量、指引学子逐浪潮头。作为中大学子,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站在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起点,立志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大力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生物医学材料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许钉实:
在中山大学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祝贺。中山大学是孙中山先生1924年亲手创办的大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品格追求。新征程新使命。新时代的中大要努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作为中大学子,我们更要牢记习总书记的教诲,秉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校训,严谨治学、探索求真,上下求索、笃行致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生物医学传感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张腾:
细读习近平总书记致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贺信的播报,我感触良多。百年征程,不仅写下了中山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华章,还锻造出中大人奋勇刚强的意志。世纪中大,山高水长,莘莘学子,尤似朝阳。作为中大学子,我们应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身,以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品质灌注灵魂,在百年校庆的新起点,继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物医学传感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徐婷:
中山大学始终秉承“务实求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山大学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继续传承和发扬孙中山的革命精神,还要积极推动创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通过贺信,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培养的期待,作为一名学子,我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努力的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学仪器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李成斌:
在中山大学100周年校庆之际,我深感荣幸能成为这所百年名校的一员。百年风雨,中山大学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学生,我倍感责任重大,未来要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传承中山大学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学仪器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刘震宇:
正值中大百年之际,我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贺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为一名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生,我深知责任重大。医工融合是国家战略的关键领域,建设健康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希望我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发展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物医学材料博士研究生党支部 罗颖:
深入学习领会贺信精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书写中山大学新百年新篇章。要牢记嘱托,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要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中大力量。

生物医学传感博士研究生党支部 施亚坤:
作为中山大学的学生,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贺信中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对青年学子的期待。信中强调的“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不仅是对学校的肯定,也是对每一位中大学子的激励。我们必将铭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这份贺信不仅是对中山大学百年辉煌的赞颂,也是对我们未来奋斗的激励。

医疗仪器博士研究生党支部 陈福乾:
作为中山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我深感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振奋人心。贺信中,总书记对中山大学的期望和要求,让我更加明确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和学习中,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同时,我也为能成为中山大学的一员而自豪,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传承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世纪中大,百年征程,立新起点,扬帆起航。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将不忘总书记嘱托,积极发扬科技创新、艰苦奋斗精神,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