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2024年南方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202492123日,由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分析测试学报》联合主办的2024年南方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发展论坛”(第二届)在广州日航酒店召开。论坛围绕“立足湾区产研用融合,推动创新生医工发展”主题,100余位来自香港、澳门、以及广东省内外知名高校、医院、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出席,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论坛等形式,分享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期,论坛召开了大湾区生物医学传感联盟筹备大会,谋划战略发展和长远布局,打造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2024年南方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发展论坛合影及展板

首先论坛主席、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戴宗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戴教授介绍了莅临论坛的领导和嘉宾,说明了论坛的历史和宗旨。为打造大湾区每年例行的专业盛会,去年,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牵头举办了首届南方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发展论,今年,以中山大学世纪华诞为契机,如约举办的第二届南方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发展论坛,内容丰富、大咖云集戴教授向各位专家学者表达了诚挚地感谢,也期望通过论坛促进学术界、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彭丹调研员在致辞中表示,生物医学工程作为工程学与生命科学紧密融合的交叉学科,在解决生命健康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推进学科建设和引领产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阐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并说明广东省上下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广东省科协学会学术部郭庭茂主任科员代表省科协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生物医学传感技术是现代医学领域的关键支撑,在疾病检测、健康管理、精准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广东省科协将继续加强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的支持力度,发挥科协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区域内外科技资源的融合与协同。

中山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余展涛副处长在致辞中表示,国际合作交流处作为中山大学与全球联系的重要桥梁,始终致力于推动学校与世界一流学术机构的合作,生物医学工程是科技与医疗交汇的高度跨学科的重要领域,期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创新环境下迈向新的高度,中山大学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大湾区与世界的紧密联结,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戴宗教授主持开幕式以及彭丹调研员、郭庭茂主任科员、余展涛副处长致辞

在大会报告环节,南京大学顾宁院士首先作了主题为《直面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挑战,共同推进血管信息与健康工程医学》的大会报告,深入探讨了当前血管疾病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的挑战,并从体外诊断、影像采集、诊疗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他的演讲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信息,也激发了大家对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善血管健康的兴趣。深圳大学张学记院士以《Precision Medicine Based on Intelligent Sensors-Roadmap to Better life》为题,从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出发,阐述了发展智能传感器的重要性。他提出,从早期的肿瘤标志物分析检测,到如今柔性可穿戴生物传感器,未来将AI与智能生物传感器融合,智能传感器的研究将充满诸多机遇。广州医科大学梁兴杰院士以《纳米医药的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和转化研究》为题,从纳米粒子的理化特性、生物效应为切入点,分享了纳米粒子的尺度效应、表面效应等纳米特性在生物医学中的优势,并介绍了系列的纳米材料成果转化及应用。他的报告介绍了国家纳米中心在与制药公司联合研发方面的努力,建议完善纳米药物评价标准的指导原则,用纳米技术改善人类健康生活。

 

 

顾宁院士、张学记院士、梁兴杰院士的大会报告

接下来,香港科技大学邢怡铭教授、澳门大学曲松楠教授、中山大学谢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挺睿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杜洋教授、广东工业大学赵肃清教授、重庆大学医学院罗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周小明教授、中山大学刘杰教授、深圳湾实验室郑波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陈华英教授、香港大学岑浩璋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杨莫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杨慧研究员等学者围绕分子诊断、纳米医学、柔性生物电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先进生物制造、微流控生物检测技术等话题先后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分享,展示了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发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

 

 

参会杰出学者代表

学术报告后,论坛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李晨钟院士主持了大湾区生物医学传感联盟筹备会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大学、深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广东医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五邑大学等粤港澳大湾区的众多兄弟高校和科研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对联盟名称、联盟成员、联盟章程、成立日程、后续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各参会单位代表达成了初步意向。李晨钟院士表示,筹备建立大湾区生物医学传感联盟,对加强区域内分析检测、生物医学传感、检验医学等方面的交叉融合与交流、扩大湾区生物医学传感产学研影响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成果转化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湾区生物医学传感联盟筹备大会

本次论坛,专家学者聚焦前沿问题、交流最新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献言献策,探讨生物医学工程未来发展方向,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会。论坛的成功举办和联盟的顺利筹备,不仅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为大湾区的临床医院、研发单位和企业搭建了合作的纽带,进一步推进医工交叉创新与融合发展,共同为大湾区、全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发展和健康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