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我院学子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中获佳绩

2018年8月26日至8月28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决赛在深圳大学举行。本次比赛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64所高校的360余支队伍参赛。我院共有25支队伍参加竞赛,其中4支队伍入围决赛,最终取得了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3项以及全国三等奖12项的佳绩。

由我院周建华老师和李雪萌老师指导的16、17级本科生徐子茗、吴舒淇、刘昕旻三位同学组成的队伍参赛,凭借他们的项目“血型-红细胞计数同时检测仪”从众多优秀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另外,由刘杰老师指导的项目“酶催化合成功能性聚酯作为叶酸靶向型药物载体”(参赛队员:刘亚东、沈燕婷、吴英健)、易长青老师指导的项目“无线电化学尿酸检测装置”(参赛队员:张明、许珍珍、夏舒琪)以及罗语溪老师指导的项目“具有液面感应功能的高精度体外诊断仪器加样系统”(参赛队员:胡景鹏、申国斌、薛明昊)在决赛中荣获二等奖。

 

 

本次竞赛得到了学院领导与老师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暑假期间,参赛同学在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积极备战,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并组织答辩演示,达到了良好的备战状态。本次竞赛使参赛同学的专业实践能力大大提升,并开拓了眼界,加深了对本专业的认识。

 

 

据悉,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是为了推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促进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从2014 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是第四届。此次竞赛以“学以致用,产学结合,以赛促学”为指导思想,通过竞赛让学生充分接触业界先进的技术,了解业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在参赛过程中强化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科研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成为产业界卓越工程师和管理者打下良好基础。

序号

参赛项目

参赛队员

指导老师

获奖情况

1

血型-红细胞计数同时检测仪

徐子茗、吴舒淇、刘昕旻

周建华、李雪萌

一等奖

2

酶催化合成功能性聚酯作为叶酸靶向型药物载体

刘亚东、沈燕婷、吴英健

刘杰

二等奖

3

无线电化学尿酸检测装置

张明、许珍珍、夏舒琪

易长青

二等奖

4

具有液面感应功能的高精度体外诊断仪器加样系统

胡景鹏、申国斌、薛明昊

罗语溪

二等奖

5

基于金纳米星的UCST型杂化靶向抗癌药物纳米载体

黄燕通、董姣

张超

三等奖

6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智能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抗肿瘤性能研究

张芷颖、张梦文、赖小乔

刘杰

三等奖

7

具有肿瘤靶向递送功能的药物载体系统

唐浩、何子崴、高喜泽

曹众

三等奖

8

基于 Android 智能手机的锌离子检测装置的开发

许钉实、何艾桐、金舒薇

易长青

三等奖

9

体内记忆成型材料包裹生物活性骨水泥对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性能研究

王季平、代春雷

全昌云

三等奖

10

磁流变自组装微针摩擦发电机及可穿戴自供能计步器

姜力元、杨伊琳、陈志鹏

蒋乐伦

三等奖

11

面向结核病免疫与皮试的分段式可降解微针的阵列

许晓钰、欧雪莹

刘彬

三等奖

12

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生物支架实现个性化小面积骨修复

马天骅、周俏俏、高晨钰

全昌云

三等奖

13

基于肌电控制的康复机器手

谢铖林、谢凯帆、黄孟德

宋嵘

三等奖

14

荧光/磁共振双模态生物成像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谢紫琳、陈婉迪、戴德燊

易长青

三等奖

15

透皮纳米载药体系应用于治疗糖尿病

辛沛坤

吴钧

三等奖

16

基于头控鼠标的残疾人辅助系统

贺奥迪、梁嘉铖

刘官正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