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易长青,教授/博导,厦门大学学士(2001)、硕士(2004),香港城市大学博士(2008);现任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广东省便携式普及型先进实用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曾获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和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计划资助。
一直从事生化传感检测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致力于开发用于现场即时检测的生物医学传感新技术、柔性可穿戴传感新器件和便携式智能化新仪器,实现复杂样本中生化标志物的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作为项目负责人已主持完成了国家和省市级、以及企业委托项目15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00余篇(ESI高被引5篇),h-index 因子37.0;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并有16项发明专利和1项PCT专利已公开。
Email:yichq@mail.sysu.edu.cn
研究方向
-
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基于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功能化,开发生物医学传感新技术和多元分析新探针,实现复杂样本中和细胞内生化标志物的超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与成像;
-
现场快速检测系统: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和单片机平台,开发高灵敏和高特异的生物医学传感新器件和便携式智能化新仪器,实现复杂样本中生化标志物的原位现场快速检测;
-
纳米生物材料:从分子到细胞水平研究纳米材料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机理,基于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功能化,开发诊疗一体化纳米生物新材料用于生物成像和同步治疗。
荣誉获奖情况
-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12)
-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3)
-
“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2014)
-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8)
-
第二届“源创杯”创新创意大赛优胜奖(2019)
-
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学成果奖(2021)
-
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1)
在研的科研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用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同步即时检测(POCT)的技术与便携式装置开发”,2022.09-2024.08,项目负责人(PI)
-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农业和社会发展重点专项,“可卡因、苯丙胺和芬太尼类药物现场快检技术与可穿戴设备”,2023.04-2026.03,项目负责人(PI)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国际合作项目,“冷链食品中典型病原菌现场快速筛查(POCT)技术与智能化系统研发”,2022.07-2024.06,项目负责人(PI)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凯普生物联合基金,“多种病原体核酸标志物现场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2021.11-2024.10,项目负责人(PI)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基础研究项目,“多种农药残留同步即时检测技术与便携式装置研究”,2021.11-2024.10,项目负责人(PI)
-
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滥用药物的现场快检技术研发”, 2022. 12-2024.11,项目负责人(PI)
-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农业和社会发展重点专项,“基于“脾主涎”探索唾液淀粉酶现场即时检测系统在糖脂代谢性疾病的应用”,2023. 04-2026.03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港澳科技计划C类项目,“用于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现场筛查的快速检测技术和便携式微纳机电系统”,2021.07-2023.06
教学
-
主讲本科生必修课《仪器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及相关实验课程;
-
主讲研究生选修课《高等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和《学术报告研讨会》;
-
参与编写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生物医学传感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 978-7-117-27104-2,2018年11月第1版)
学术与社会服务
-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通讯编委
-
《Frontiers in Chemistry》Associate Editor
-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专家库入库专家
-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传感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常委
-
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
-
广东省科技厅“企业科技特派员”